責任礦產
礦產的應用
電子產品因應性能的不同,運用著各種功能顯著的金屬材料,其中,「鉭、錫、鎢、金」是電子產品功能運作必要材料,用在製造電阻電容、中央處理器、硬碟、記憶體、主機板、連結器等。鈷是製造電池的關鍵材料,依據歐盟關鍵原料審查研究報告,全球三分之一的鈷礦來自中非剛果民主共和國及周邊國家,同樣存在非法作業風險。2019
年 RMI 組織將「鈷」列為第五類管理礦產,我們制定 5 年期合格冶煉廠轉換計畫,要求供應商逐年提升合格冶煉廠比例,2025 年達成 100% 鈷礦採購自合格冶煉廠目標。
同年我們在與利害關係人議合時,了解到部份國家雲母開採,存在低薪雇用童工非法作業情況,成為人權組織關注議題。雲母為塗料主要成分,多用於電子產品外觀塗飾。因雲母開採存在供應鏈管理上的風險,我們也將持續關注國際組織對雲母管理要求,及時與供應鏈溝通交流。
案例
華碩透過全物質揭露(FMD)管理,了解了華碩各項產品其原料的組成(詳見「循環經濟」),亦應用於了解產品中鉭、錫、鎢、金、鈷的分佈,控管關鍵金屬缺料風險,識別具回收價值的零件。
鑑別關鍵供應商,作為推動採購責任礦產對象。我們以分析筆記型電腦、迷你電腦內部鉭、錫、鎢、金使用量作為範例。
調查
華碩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盡職調查程序,展開供應鏈冶煉廠調查。
依據RMI組織的調查結果與歐盟 2021
年生效的《歐盟衝突礦物法規》CAHRAs (Conflict Affected and High-Risk Areas)地區分析。華碩2022年供應鏈共計325家產品來源冶煉廠分布與合規性,冶煉廠主要位於亞洲65%、次為美洲17%、歐洲13%、非洲4%、澳洲1%,經調查確認皆為合格冶煉廠。
華碩供應鏈之冶煉廠全球分布
歷年合格冶煉廠比例
華碩持續配合無衝突礦產計畫進行供應鏈礦產來源調查。所有名單中所揭露的冶煉廠與精煉廠,均來自於華碩供應鏈使用之冶煉廠與精煉廠。
請參考 無衝突冶煉廠計畫網站 ,獲知最新冶煉廠公告名單。
合格冶煉廠分布情形
列為衝突礦產之一的鍚,華碩除了禁用來自於衝突地區的礦源外,也關注到來自於印尼非永續開採的來源。錫是生產電子產品的必備金屬,但缺乏管理的開採與跨國企業的忽視,造成印尼採礦的工作條件低劣、環境破壞嚴重等問題。印尼錫工作團體(Indonesian Tin Working Group)是一個由電子產品公司、錫礦公司、產業團體與社運人士組成的組織,華碩加入該組織支持專案計畫,期望改善非永續採礦對當地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