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
重點績效
5978
件截至 2022 年底在世界各國已取得 5,978 件專利
404
件截至 2022 年底通訊領域之專利申請量為 404 件
278
個2018 年起至 2022 年底共已累積宣告 278 個專利家族(不含延伸案件)
設計思維
華碩進行創新產品與服務重要的依據是設計思維的概念與架構,設計思維同時包含三個面向:人的需求期待、科技的可行性和商業存續性。
華碩的設計思維策略著重於以人為本、以消費體驗為出發點。設計思維先後順序先從人的需求期待(Desirability)開始,才評估科技可行性與商業存續性。華碩所考量的設計思維,即以三個面向的中間集合,透過了解使用者的需求,為客戶提供有意義且可行的用戶幸福體驗。
創新發展
創新發展由隸屬於執行長室的創新發展室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fice,簡稱創發室
)主導,業務涵蓋「產學合作」、「新創推動」、「策略投資」三大面向,致力於匯聚並激發公司內部創新思維,利用多種創新活動與流程建置,促進各部門的橫向溝通,策進並積極實現公司關注之策略成長議題,引入最尖端之技術、產品與商業想法,並透過引入產學界外部資源協助加速或輔導每一個計劃及專案。
透過系統化的創新管理制度以引導組織創新發展,並透過深度產官學合作擴大研發能量,深化研發成果,並積極推動各類的創新活動、新創策略合作與人才培育的計畫,鼓勵所有華碩同仁能夠發揮眾智、勇於突破創新,創造永續的共享價值。
新創拓展
與 Microsoft, AWS 等知名企業合作舉辦創新論壇,引進尖端技術, 產品與商業想法
產學合作
與臺大合作華碩臺大聯合研發中心
創新產品與服務
華碩積極轉型目標在既有個人電腦(PC)與電競事業持續創新成長以外,加速發展 AIoT 與 5G 生態圈,著眼於智慧醫療、智慧製造等產業布局,發展「第三成長引擎」。2022 年更進一步成立 AI 雲創園區和投資台智雲,以雲端服務模式發展人工智慧所需的 AIHPC 高效算力與大數據平台,持續結合外部夥伴深耕製造、醫療、金融、智慧城市等 AI 應用領域。
智慧製造
成立AI雲創園區、投資台智雲
智慧醫療
- 手持式超音波醫療解決方案獲得「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 2021 SNQ國家生技品質獎
- 人工智慧內視鏡病灶偵測系統獲得「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 ASUS VivoWatch 5 智慧健康錶獲「第18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獎」

智慧製造
針對工業 4.0 的智慧物聯網解決方案中,華碩 AI 解決方案已導入製造業,協助優化製程與良 率,更進一步針對 AI 廣泛使用環境開發出,能因應不同邊緣運算需求而能在建置模型時,自 選適合框架 (Framework) 的疊代新版工具,讓 AI 高度彈性化應用的特質能深植進入製造業。
了解更多

智慧財產權管理
公司致力於創新研發,智慧財產權是研發關鍵成果之一,每年於全球申請專利數量穩定發展, 截至 2022 年底在世界各國已取得 5,978 件專利。2022 年華碩在全球取得 658 件專利,較 2021 年成長 8%:其中包括於台灣取得
192 件專利,於其他亞洲地區共取得 164 件專利, 於歐美地區共取得 302 件專利。 此外,華碩積極投入高端通訊市場布局,截至 2022 年底通訊領域之專利申請量為 404 件。
定期於歐洲電信標準協會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ETSI) 宣告標準必要專利 (SEP),自 2018 年起至 2022 年底共已累積宣告 278
個專利家族(不含延伸案件),整體通訊標準必要專利數量穩定成長中。 華碩持續創造專利以確保核心競爭力,同時積極尋求專利的活化、資產化,因此本司於 2021
年首創與第三方合作的專利維權模式,與經驗豐富的律師合作,毋需處分掉重要的標準必要專利 (SEP) 的所有權,維持公司無形資產同時又能大幅減低公司所需投入資源,期能將專利可創造之利益最大化。
